2010年11月11日淘寶“光棍節”促銷當天,與全網單日突破9.36億元的交易額和支付寶上1200多萬筆成功交易紀錄伴隨而來的,是各大快遞公司不同程度的“爆倉”現象,這也讓物流倉儲成為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掣肘。
那么,如果我們可以想象一種無需借助物流就能完成整個交易過程的電子商務品類,它將會有一番怎樣的發展前景呢?
這并非是子虛烏有的臆想。早在2000年左右,國內外就出現過不少設計師網站,以“在線工作平臺”或“創意平臺”的形式,讓買賣雙方直接通過互聯網完成“智力成果”的交易。2005年,中國科學院MBA學生劉鋒將這類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能力、經驗轉化為實際收益的行為命名為“威客”(Witkey),到今年4月初,國內最大的威客網站豬八戒網獲得由IDG投資的第二輪千萬美元級別融資,這一新興的商業模式才開始越來越清晰地顯露出其脫胎于傳統電子商務的特質。
從首席記者到“八戒”掌門
豬八戒網的創始人朱明躍曾是《重慶晚報》的首席記者。2004年,他只身追蹤報道一起招生詐騙案,引起重慶警方注意后,成功解救出69名被騙學生。對當時的他來說,這種通過一己之力改變他人境遇的行為無疑帶來了莫大的成就感。
2005年,抱著對新媒體的好奇,朱明躍以自己的外號“豬八戒”注冊了zhubajie.com的域名作為個人博客地址,開始在上面發布一些文章和采訪心得。但很快他就發現,在這場眾所期待的“傳統媒體Vs.新媒體”對決中,盈利模式和用戶黏性都相對匱乏的個人博客終難成主流。與此同時,如何通過互聯網將企業招人難的問題與許多散落四方、“懷才不遇”的人對接起來,也成了朱明躍新的關注焦點。
2006年初,朱明躍花500元在網上找了一個程序員將zhubajie.com改造成一個威客網站,想讓企業將一些非核心的業務項目發布到上面,由網絡另一端的個人用戶根據自己的能力與資質認領完成,并獲得相應的報酬。一開始,為了聚攏人氣,朱明躍首先動員身邊的朋友到豬八戒網上發布任務,甚至還常常自掏腰包作為懸賞獎金。
就這樣獨自兼職運營了近半年后,朱明躍判斷,這一模式,無論對企業、個人還是作為第三方的網站來說,都基本可行。于是在當年9月,他便正式從《重慶晚報》離職,成立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開始創業。
據朱明躍回憶,在剛剛開始創業的頭兩年里,與老牌威客網站K68威客網以及差不多同時起步的威客中國、任務中國等網站相比,豬八戒網的成長速度并不算突出。2007年初,豬八戒網在拿到由重慶博恩科技集團董事長熊新祥投資的1000萬元首輪融資時,網站上的日交易額不過一兩千元而已。直到2008年春節時,朱明躍還在公司內部喊著“一天一萬(交易額),解決吃飯”的口號。
那么,在之后兩年多時間里,朱明躍的豬八戒網又是如何獲得騰云駕霧般的速度的呢?
最大威客網站的“后發”秘訣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0年中國威客行業白皮書》中公布的數據,截至2010年11月,國內已有超過100家威客網站,注冊會員超過2000萬,整體交易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在累計交易金額過千萬的5家威客網站中,豬八戒網一家便“獨食”了1.7億元。
在朱明躍看來,豬八戒網能“后發制勝”的首要秘訣是在眾多威客網站號稱自己最專業、任務發布數最多或威客數量最多時,率先打出了“最誠信”威客網站的旗號。
較之于淘寶、拍拍這類以實物交易為主的電子商務網站,以智力成果為主要交易內容的威客網站首先讓個人用戶顧慮的就是一旦將自己的方案提交給任務發布方,就極有可能承受知識產權被侵害的風險。
一方面,任務發布方可能在事后以所收到方案均不符合要求為由取消懸賞,不花分文就拿到相當數量的方案,自行綜合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作為第三方中介的威客網站內部員工,也可能私下與任務發布方勾結,假扮威客提交方案后中標,并從中牟利。
為此,朱明躍從一開始就規定了如果“買方”在發布任務時注明保證選稿,且其懸賞獎金必須事先通過支付寶或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打到豬八戒網的賬戶上,再由豬八戒網發給最后中標的威客,其間不得退回。其次,在公司內部,他也嚴令禁止員工以任何形式參與具體的懸賞交易。在豬八戒網發展早期,朱明躍甚至還時不時表明自己曾是《重慶晚報》首席記者的身份,以8年媒體生涯積累的個人聲譽作為網站最初的信譽背書。
同時,參照淘寶網買家賣家的信譽評分機制,豬八戒網也推出了相應的評級制度:無論是作為買方的任務發布者還是作為賣方的威客,都會根據其發布或認領的任務數量及完成質量,以不同圖標獲得從“豬一戒”到“豬八戒”的等級評定。在后續發布或認領任務的過程中,這一等級也將被列入賣方、買方是否認領任務或是否選用方案的參考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