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售后工人曝亂收費 與服務點合謀抬價
近日,河北滄州的曹先生以總價5000元選購了山東某家電企業的兩款空調,然而在安裝過程中,該企業的安裝工卻表示要再收取700元安裝費。據曹先生介紹,每臺空調要收取200元高空作業費,而空調安裝加管又要每米收取80元。對于這樣的高額安裝費,曹先生感到不解。
曹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記者在多個網站上看到類似投訴,有北京、天津等地的消費者指出,山東某家電企業的熱水器在安裝的過程中存在亂收費現象。
對于些投訴,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洪仕斌說,家電行業的售后亂收費已經不是什么秘密,80%以上的家電產品在售后服務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亂收費現象。
在北京從事多年家電售后工作的趙軍(化名)介紹說,對于家電售后亂收費的現象,所有的家電售后工人都知道,而且大部分人也都在這么做,售后網點也知道,唯一不知情的只是消費者。
售后工人自曝亂收費
趙軍從2004年開始便在山東某知名家電企業的售后網點工作,據他介紹,在2005年之前,家電售后亂收費的現象還比較少,企業和售后網點對于售后工人的管理也要嚴格一些。亂收費在業內變得公開化是在2007年以后,家電企業給售后網點的結算標準不斷降低,售后網點因此放松了對售后工人的管理。
據記者了解,這家家電企業向來以售后服務優秀著稱,有統一的售后服務報價表、管理流程以及售后回訪系統來監督售后的服務質量,其中就包括收費是否合理的問題。那么亂收費又是如何出現的?
趙軍告訴記者,在售后安裝環節亂收費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多報數量,二是多報價格。
所謂多報數量就是無中生有,趙軍舉例說,在安裝熱水器的時候會用到一種叫活接的配件,報價表上的價格為10元。因為這個配件一頭為銅材,一頭為塑料,實際報價的時候就可以報為一個活接加一個彎頭或者其他什么配件,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一個配件。
至于多報價格則是最常使用的方式,同樣是一個活,有的售后工人會報成不銹鋼接頭,價格就從原來的10元變成20元~30元不等。
在售后維修環節,小病大治、以次充好則是常用的手法。比如一臺空調不制冷,可能只是某個小配件出現故障,售后工人則可以說是電腦主板故障,同樣是一個電腦主板,又分為三六九等,一個40元的電腦主板完全可以報成240元。
“這些方法只是我知道的一些,其實每個售后工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既然售后網點都已經認可了多收費的行為,那么工人就是各憑本事,誰收得多誰就掙得多。”
售后網點默許亂收費?
趙軍告訴記者,發展到現在,售后網點與工人已經形成了默契,多收的費用雙方二一添作五,因為都得到了實惠,所以沒有人去追究這些問題。甚至有的售后網點在招聘工人的時候,當面就會說清楚,多收來的費用50%上繳。
對于售后服務的工作質量,家電企業會進行回訪調查,如此繁多的多收費存在,難道回訪中就不會被發現嗎?
對于記者的疑問,趙軍解釋說,企業的回訪多半是問問售后服務的質量怎么樣、工人的服務態度怎么樣、有沒有出示報價單以及有沒有開收據等問題,只要工人和售后網點配合好,完全可以欺上瞞下。
趙軍表示,一個售后工人每天會領取一定金額的材料,完工后再將剩余的材料及款項交回;氐绞酆缶W點進行核銷時,售后工人提供每項安裝或維修的工作單,其中會注明實際收取的費用,至于真正用了多少材料沒人會去追究,多收的費用工人與網點平分,工作單則由網點上報公司,至于怎么報那就是網點的事情了。
“即便是在回訪的過程出現了問題,企業也會下單子給售后網點,然后再由相關售后網點的工人去解決問題,工人之間同樣有默契,不明白真相的消費者最多只是懷疑,很容易就被再次忽悠了。”
趙軍表示,現在企業給他們結算的安裝費用越來越低,例如原本安裝一臺熱水器可以拿到20元安裝費,但現在卻只有15元,同樣干一天的活收入卻要減少很多,如果不想辦法多收費,有時候一天下來還要倒貼錢。
家電企業利潤低是根源
家電行業普遍出現售后亂收費的現象,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洪仕斌認為,利潤過低是其根源。
洪仕斌表示,家電行業成熟度較高,利潤率也偏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在3%~5%,最高不會超過8%,稍微增加一點成本就可能造成企業虧損。因此,家電企業除了把產品銷售作為第一利潤點外,還會通過OEM、技術出售等方式來增加收入,而現在有些人則把售后服務也變成了一個新增的利潤點,把售后從一個服務部門變成了利潤單位。
然而,對于如何解決亂收費問題,洪仕斌表示目前并沒有立竿見影的辦法,只能通過企業不斷加強和完善自己的售后服務,通過規范加盟商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吸收一些高質量的售后服務機構,來克服亂收費的陋習。